• 客户端
  • 公众号
  • 微   博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社区故事
    • 刘沟石榴种满坡

      刘沟种石榴,远近闻名。刘沟就在黄河南岸,邙岭之上,种出来的石榴叫河阴石榴,古代曾作为贡品。2007年5月,河阴石榴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0-09-24
    • 暖泉源头有村落

      有水曰暖泉河,因其水温高于普通河流得名。暖泉河水汩汩贯穿小村,奔袭近5公里汇入黄河,小村因其而得名。这就是巩义市河洛镇源村村。

      2020-09-24
    • 太极小镇正崛起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林。说起武林,就不能不提及太极拳。而说起太极拳,就绕不过陈家沟。

      2020-09-24
    • 爷爷深山种冬桃孙子网上忙带货

      一位是年逾八旬的老支书,带领村民将荒山变成了桃园;一位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利用电商将桃子送出了大山。爷孙俩一起奋力追梦,合力带富乡邻。

      2020-09-24
    • “水中人参”富了曹圩村

      47岁的杨传环是淮滨县期思镇曹圩村人。在外打工返乡后,他没有想到,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芡实帮助一家人摘下贫困帽。现在,他已与家人住在了新房子里。

      2020-09-23
    • 武双喜:从羊身上找到实现小康生活的方向

      9月22日,在叶县举行的丰收节上,听到“十佳脱贫之星”中自己的名字,老武激动不已,因为三年多前,他家还是一个需要救助的贫困户。

      2020-09-23
    • 丰收季迎丰收 日子更比果子甜

      近日,虞城县田庙乡刘杨庄村的果园里一片丰收的景象:黄澄澄的酥梨,粉嘟嘟的苹果,红艳艳的柿子……在当地政府和帮扶企业碧桂园的共同努力下,果园这几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产品改良了、产量提高了,果农们的销路也更宽了。

      2020-09-22
    • 前程似锦“陶三彩”

      8月4日上午,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树间,陶山村西北部用防护网围起来的一大片山坡上,一群群溜达鸡正在漫步觅食。陶山村属济源市下冶镇,地处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上游20公里处黄河北岸。

      2020-09-21
    • 程岗村的“木”字诀

      “嘶嘶嘶……”随着一阵响声,操作台上的机器像一把灵巧的水果刀,一边翻滚树段,一边“削”出轻薄均匀的木皮。9月14日下午,在鄢陵县马坊镇程岗村的一个车间里,村民正熟练地加工木材。

      2020-09-21
    • 张老汉搬新家

       “没有党和政府关照,俺一辈子也住不上这新房。”9月8日上午,一见到市委巡察组的同志,张老汉就快步上前,紧握工作人员的双手。

      2020-09-20
    • “惜地”村爱让地

      濮阳县渠村乡大芟河村紧挨着黄河,别名叫“落河村”。所谓落河村,是说土地都落入河里。历史上,黄河把大芟河村“欺负”得够呛,村民被水撵着走,不少土地落进河。

      2020-09-19
    • 黄河岸 鼓声响

      “以前敲鼓,敲的是穷鼓、闲鼓。如今国家把黄河治理得那么好,滩区的老百姓日子越来越甜,现在我们为美好日子敲鼓!”老张笑得合不拢嘴,仿佛找回了那个年轻的自己……

      2020-09-18
    • “俺村旮旮旯旯都生金”

      每当秋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台前县清水河乡孙庄村,在茂密的树林下、绿草如茵的堤坡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成千上万只大白鹅拍打着翅膀,如潮涌般赶来啄食沾满露珠的杂草、野菜。

      2020-09-17
    • 陈桥三变

      如今的陈桥村,湿地面积由最初的200亩发展到4600多亩,还兴建了名为“东湖”的湿地公园,是黄河湿地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刘说:“由于湿地保护得好,咱村变化可大了!”

      2020-09-17
    • 云水青山地久长

      云水村是小浪底水库移民后置村,为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大部分村民迁至孟州,剩下300余人留守。水库里是黄河水,云水村是岸边村。

      2020-09-16
    • 长葛市增福镇:致富脱贫勤劳手

      王绍宏家庭困难,妻子精神三级残疾,岳父患直肠癌,无劳动能力,岳母患糖尿病,生活难以自理,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孩子。面对艰难的境况,王绍宏夫妻俩不“等、靠、要”,凭借自己的双手养羊、种地,在逆境中撑起了一个家。

      2020-09-15
    • 三彩陶山守黄河

      这座乡村酒吧是在《陶山村整体规划设计》指导下,由废弃石窑改造而成的。不久的将来,陶山村还会有更多的废弃石窑、矿坑被改造成书屋、酒坊、餐厅、民宿等。

      2020-09-14
    • 一篮送不出去的土鸡蛋

      “方大娘,这篮鸡蛋张书记说啥也不肯收。”8月31日上午,正阳县永兴镇万安村前西组村民张国庆将一篮土鸡蛋轻轻地放在方大娘屋里的桌子上,刚刚还心情舒畅的方大娘一下子眉头紧锁起来:“鸡蛋又没送出去。”

      2020-09-12
    • 刘沟石榴种满坡

      刘沟种石榴,远近闻名。刘沟就在黄河南岸,邙岭之上,种出来的石榴叫河阴石榴,古代曾作为贡品。2007年5月,河阴石榴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0-09-11
    • “全景田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9月6日傍晚,秋日夕阳如绸缎般铺洒在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的山水田园上。群山环抱,碧水环绕,黑瓦土墙朱红窗,小院红叶映厅堂,亲切熟悉的老家味道扑面而来。

      2020-09-11
    • 山油茶美了乡村富了农家

      漫山葱郁,硕果满枝,秋日的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生机盎然。“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一排红色大字伫立在绿油油的油茶园中,显得愈发熠熠生辉。

      2020-09-10
    • “怪老头”为何让扶贫干部“伤脑筋”?

      家住尉氏县新尉工业园区枣朱村5组的杨根艺,是远近知名的“怪老头”。他是村里的贫困户,但是村里给他申请低保他不要,给他申请产业奖补他不要,给他申请务工补贴他还是不要,就连政府免费给他办理医疗保险,他都有“意见”。

      2020-09-10
    • 面筋一样的韧劲,让孟州“面筋哥”努力过上好日子

      见到王增强时,他正在给顾客烤制面筋,新定做的铝合金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只见他熟练地撒上各种调料,迅速翻转,和着吱吱的声音,散发的香味令人垂涎欲滴。眼前的一切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名尿毒症患者。

      2020-09-09
    • 躺在床上看山景!“卖风景”,这样卖出好价钱

      鸾鸟群栖处,山川入画来。进入旅游季,地处豫西山区腹地的栾川迎来了持续的客流高峰。庙子镇庄子村迎来了一拨拨客人。

      2020-09-09
    • 栾川陶湾:五个“老伙计” 共建四合院

      山里民宿千千万,如何办出新意、办出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地处伏牛山深处的栾川县陶湾镇西沟村,联合临近4个村进行了一场尝试,5个村共同出资建起5座别具一格的四合院。

      2020-09-07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6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