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疫情的洗礼,今年十一黄金周,人们得以安心地与观看演出、品尝美食、运动健身等假日“保留节目”久别重逢。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总书记为什么提到这些人?有什么启示?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每个一线奋斗者心中都有着对美好的期待。
10月4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180万人次,短途探亲、旅游观光等客流持续走高,“高铁游”受到广大旅客青睐。
今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一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信阳市招办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赴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罗山县何家冲,开展迎“国庆”主题党日活动。
9月30日下午,信阳市教体局召开2020年国庆、中秋节廉洁教育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并就双节有关纪律和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10月1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在中共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谢天学,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侯钦东的陪同下,到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看望慰问一线值班民警、辅警。
翠袖红裙,宽袍广袖,青衫白褂……“承衣冠之志,展豫风楚韵”
“世界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2020年的联合国讲坛上,习近平主席这样告诉世人。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主席近日连续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第7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生物多样性峰会和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等重要视频会议,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阐明中国立场。
10月1日是新中国71华诞,全国各地的官兵们,用“我和国旗同框”的方——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愿。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主持召开座谈会、赴湖南考察、出席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9月格外忙碌。
“十三五”期间,全国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投入更给力,措施更精准。从2015年到2019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5575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县数量不断减少,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
“吃水不忘掘井人”,讲好红色故事、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的问题。
四川阿坝州民众在此次黄金周体验了新的休闲方式——汶川熊猫O₂生态音乐季1日晚在当地民众家门口“开唱”。这是阿坝州民众经历脱贫攻坚后、生活改善的“剪影”。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就如何切实保护妇女权益,习近平提出中国主张。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日凌晨在其社交媒体推特账户发文说,他和夫人梅拉尼娅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阳性,将马上进入隔离和康复程序。
9月的纽约,疫情深锁。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以前所未有的视频方式举行,全球瞩目。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系列会议并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回顾历史,直面现实,以平实的话语、深邃的思想和有力的号召,为深陷至暗时刻的世界指明前行方向、点亮希望之光。
又到一年中秋时。作为代表团圆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对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留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受疫情影响,许多人无法回国同家人团聚,但他们仍在用各种方式欢度佳节庆中秋。
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日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回顾了妇女事业发展的不平凡历程,并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开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
中秋又国庆。今天,我们祝福伟大的祖国,祝愿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你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到家庭和亲情。从幼年时代直至成为国家领导人,精忠报国是他始终不渝的赤子之心。在中秋节之际,让我们回顾几个生动的故事,感悟其中的深刻启示。
今年中秋,与国庆难得“相遇”。许多人早早收拾起行囊,翘首以盼,准备着,奔向一场迟到多时的团圆。
国庆日,也是中秋节。特别的日子,似乎更容易勾起深沉的民族记忆。
2020年,苦难交织辉煌,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激荡在每个中华儿女心间。
那是从悲怆中走来的自豪,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