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设立河南省二七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6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通知》,正式增设16个省级经开区。
河南在粮食生产、交通区位、人口资源、工业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十四五”开局之年,对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河南如何找准定位迈好第一步?今后5年,河南有何规划和举措再上新台阶?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
1月10日起,国家组织心脏支架(又称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在河南落地。根据新政策,心脏支架的均价从1.3万元下降至700元左右。
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金寨县大湾村,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重点贫困村。在一群即将到来的外国人的想象中,这个村庄肯定没有自来水,没有电,道路很窄,老人多而年轻人少,也不可能有Wi-Fi。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传统贸易遭受巨大冲击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产业更成为我省稳外贸的重要抓手。河南“单一窗口”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助力河南跨境电商产业在2020年实现逆势飘红。
记者2020年12月31日从省林业局获悉,新郑市十七里河、通许县岳家湖、新蔡县洪汝河等27处湿地近日获批开展省级湿地公园试点工作。至此,我省省级湿地公园(试点)数量达63处,湿地保护修复速度进一步加快。
根据《河南省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办法》(豫安委〔2019〕2号)有关规定,省安委会、省减灾委组织开展2020年度河南省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省2451个乡镇街道已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共筹集临时救助备用金1.6亿元。
)“这是我们的试验场,将来建设黏土大坝,需要碾压多少遍才能达标,各种参数都需要通过试验来确定。”1月1日,在新郑市观音寺镇南水北调中线观音寺调蓄工程工地上,我省水利专家朱太山说。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当今晨第一缕曙光敲打你窗,2021就此拉开了帷幕。
2020年河南十大“网”事出炉 :硬核防疫、文创“网红”在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2020年5月28日正式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对于民法典,相关方面准备好了吗?
12月27日,记者从工信部官网获悉,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日前联合确定公布了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我省有10家单位入选。
2021年郑州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目标,按照“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功能布局,大幅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年度新建绿地面积1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市区新建绿地660万平方米以上,县(市)新建绿地340万平方米。
12月23日10时,郑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正式对外开放,接受市民乘客试乘“检阅”。记者前往探访发现,首日试乘并未出现拥堵,地铁运行平稳有序。
12月23日下午,在郑州市惠济区大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自中原水产物流港的50名冷链工作人员,成为我省新冠病毒疫苗的首批接种者。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出台《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以更高标准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省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全面提升竞争软实力、赢得发展优势的必然选择。
河南即将开始组织重点人群接种,将率先启动郑州市重点人群接种,2月上旬,也就是春节前,完成接种。
12月22日下午,郑州地铁公司、郑州中建深铁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在郑州地铁公司召开郑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4号线工程初期运营前新闻通气会,会后,媒体记者抢先进行了体验。郑州地铁3号线、4号线开通后,郑州地铁通行里程将达208公里,在全国通车里程跃升至第11位。
侯红同志任中共郑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王新伟同志不再担任中共郑州市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为推动市区纯电动巡游出租汽车更新替代工作,新的市区纯电动出租车运价比照现燃油出租汽车2.0L排量标准(起步价10元/3公里,每公里2元)执行,年底前完成新能源替代的经营者,还可以领取政府基础奖补和差异奖补。
疫情大背景下的2020年终于将要过去,这一年里,痛苦、欢笑、感动、坚持、焦灼、振奋……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克服阻碍,我们终于否极泰来;拨开云雾,中原更加出彩。在河南这片热土上,已经被书写了无数个有滋有味的故事,蓦然回首,10个字已跃然眼前。
怎么快速就医?如何智慧停车?线上也能游郑州?精准治污咋实现?12月20日,“城市会思考 郑州更美好”郑新城市大脑建设成果发布会召开,发布2020郑州城市大脑118应用场景。
12月19日,记者跟随河南省党政代表团踏上北京考察学习之旅。这里处处能感受到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智慧努力。以首善标准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座伟大城市正在深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