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田育臣
面对当前严峻而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身为郑东新区祭城路街道民祥社区党支部书记岳晓华同志闻令而动、沉着应对,用大量心血和艰辛付出,坚守初心、践行使命,成为社区工作人员“主心骨”、辖区居民的“定心丸”和社区疫情防控的“守门人”。作为一名社区书记、一名基层工作者,她一次次置身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带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响应上级防控部署,舍小家为大家,成为辖区8千多名居民的“守护者”,筑牢了社区防控安全网。
岳晓华的手机联系方式是对全社区居民公开的,她的手机便成了社区群众的便民热线,“岳书记,我们这边没有疫情,属于低风险地区,可以返郑吗?”“岳书记,我还在居家隔离,可以外出就医吗?”“岳书记,我们正在居家隔离,可是孩子生病需要就医,怎么办?”……每天几十通这样的电话,已成了她的工作“常态”。虽然有时候解释到口干舌燥,但她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要耐心,要想办法为居民解疑释难,她是个“政策通”,也是个“贴心人”。在接到要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时,她提前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分小区协助开展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上门开展检测工作,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预案,统筹兼顾各项细节,曾披星戴月,工作到深夜,也曾打破晓雾,奋战在黎明。
在防疫的这一个多月里,连轴转的工作有时候让她感觉身心俱疲,但她从不气馁,依旧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干部们一起将工作做到细致细致再细致。采取发短信、微信群、电话访问、大数据反馈方式对外来人员进行全面排摸,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及时上报排查第一手资料,及时反馈重点人员管控措施,每天排查来郑返郑人员、接收闭环转运人员、为居家隔离人员安装门磁等到深夜,几乎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奋进的脚步和忙碌的身影。
一份责任尽显担当。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把居民当家人,居民才会把社区当成家。疫情当前,我在,居民才安心。”“疫情期间,岳晓华书记的身影让我们觉得很安心。生活在这样的社区,有这样一位好书记,是我们居民的福气。”提起岳晓华书记,社区居民都赞不绝口。
小社区,大社会;小网格,大担当。在基层和岳晓华一样,坚守防疫一线的人还有很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她们的另一套“防护服”!正因为有无数的她们坚守在一线,用微光凝聚成一束强大的力量,鼓舞了人们对疫情防控的信心,才有了直面危险的勇气和众志成城的毅力。
社区防控是防止疫情扩散的第一道闸门,也是防止输入的“最后一公里”。作为一名社区书记,岳晓华没有华丽的言辞,有的只是务实的举动,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为辖区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张永杰